第14章 良知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14章 良知 (第1/3页)

    早上一进学堂,王和垚就觉得有些异样,学子们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愤愤不平,似乎在谈论着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

    姚江书院虽然文风自由,很少禁言,但大清以异族统治汉民千万,朝廷治下文法森严,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诗文获罪,姚江书院的诸般言论,也自是戴着镣铐起舞,难得随心所欲。

    见不得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有疯言疯语,立刻就是铁与血的屠戮。

    姚江书院七十多弟子,不知是形势使然,还是追慕孔夫子七十二门徒古风,但人心难测,良莠不齐,难免是各色人等,贤劣不一。

    姚江书院的第三代主讲史标,字显臣,是书院创始人之一沈国模年龄最小的弟子,也是如今姚江书院的第三代主讲。和前任主讲韩孔当开放的教学理念不同,史标严禁学院师生针砭时弊,纵论时局,以免被官府猜忌,惹祸上身。

    姚江书院授课的都是一方大儒,声明在外,主讲史标亦是余杭名士,连海内名儒黄宗羲也对他礼敬有加,这也使姚江书院名声大噪,誉满江南。

    姚江书院主讲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辅以四书五经,学生有考取功名者,也有皓首穷经者,个人志向,学院并不强求,至于学子是不是只是来姚江书院“镀金”,学院也不在乎。

    这倒是合乎学院的宗旨——有教无类。学子来学堂读书缴费,学习先贤“良知”理念,学堂得以正常运转。

    毕竟,靠各方捐赠不是长久之计。

    不得不说,在西方自然科学大迈步的时候,东方的古国已经落后和被抛弃了。

    “老黄,到底怎么了?”

    王和垚在位置上坐下,轻声向一旁的黄俊森问道。

    “你还不知道啊!”

    黄俊森凑过头来,低声细语。

    “杭州城,满城的鞑兵,糟蹋了一个良家女子。女子自尽,家里人去知府衙门告,知府衙门不予受理。女子的兄长又去巡抚衙门闹,结果被鞑兵打瘸了腿,关进了大牢……”

    王和垚目瞪口呆,心头压抑。

    满清入关,平定天下,在大江南北各重要城市大建满城,用以旗人官兵居住,广州、杭州、南京、荆州、西安城等等。京城更是内城归了旗人,汉人全被驱逐到了外城。

    清顺治五年,因杭州为“江海重地,不可无重兵驻防,以资弹压”,清廷决定划定杭州城西北,西临太湖一带,作为八旗大兵的驻扎地。杭州旗营驻防3000余人,以旗兵为主,可谓江南重要的军事驻地。

    此时是康熙十二年,江南才平静不过十几年,天下初定,旗人地位超然,欺负汉人,那是常有之事。此次杭州城旗人作奸犯科的事件,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事,怎么会传到了余姚?”

    王和垚按捺住心头的愤怒,继续问道。

    “李治廷,受辱自杀的女子是他表妹,也是他的未婚妻子。他父亲虽然是余杭县的典史,但也是帮不上忙。”

    王和垚不由得一惊。他转过头去,果然,粗壮高大的李治廷坐在位子上,耷拉着头,一言不发。

    王和垚暗自思量,这个小胖子,还是有些人情味。

    “见过主讲!”

    史标迈步走了进来,学生们一起站起身来行礼。

    “坐下吧!”

    史标轻轻摆了摆手,目光在无精打采的李治廷身上转了一圈,开始讲起课来。

    ““良知”一词始于孟子,人之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