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接着忽悠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一百五十八章 接着忽悠 (第3/3页)蒋百里脸上的惊异之色愈加浓厚,到了最后甚至有些吃不消,陷入沉默,仔细回味着程诺的这番话。
当然程诺的这番理论也是主要脱胎于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在他的书中认为空军必然优于陆军和海军,以突然袭击、先发制人来给敌方以巨大的物质和心理创伤是夺取制空权的必要手段。
这套理论发表于一战后,被广泛应用于二战,体现出这套理论的预见性和巨大影响。
当然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套理论也太过武断和夸大,比如他认为只要不停地对地方中心城市进行轰炸,就足以摧毁对方军民的斗争意志。
但他没想到的是,一味地狂轰乱炸有可能会激起全体人民的团结一致和支持政府坚决抵抗的决心。比如我们在抗战期间,制空权一直掌握在日军手中,后方城市一直遭到日机的轰炸。
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抗争,反而表现出了异常的勇气和战斗到胜利的决心。
同时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空军作为与陆海军并列的一个兵种,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陆军老大哥,而不是空军。
当然从整体内容上来看,这套制空权理论可取之处部分要远远大于夸张部分,所以程诺适时将其拿了出来。
只不过他只准备在小范围传播,不会将其公之于众。
毕竟以中日两国的工业基础对比来看,《制空权》理论提前问世并完善,只会便宜了小鬼子,到头来遭殃的反而是自己同胞。为了这点名声,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不知道过了多久,蒋百里终于回过神来,拿着纸飞机左看右看,实在没想到这小小的飞机居然能在未来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未来的战争,真的会像你说的那样吗?”蒋百里自己问完,又自己解答道:“在我们胶东半岛之上,德日战争都动用了飞机,想必未来战争的态势已然明朗。”
程诺长叹一口气:“空军虽好,可我们却没有。缺乏应有的技术和工业体系,根本无力为这些新式军队提供技术支持和装备。”
虽然眼下我们各路军阀忙着混战,但武器装备和作战水准基本上处于世界平均线之上。
可惜到了1919年,西方国家开始对我们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向中国出售包括飞机、火炮甚至步枪在内的绝大多数军事装备,只有手枪例外,以至于20至30年代,中国各路军阀力量的手枪部队畸形膨胀。
本国无力制造武器装备,从国外市场上又买不到,使得我们后面军队的改革也都成了“纸上谈兵”。
历史上发生这种情况,程诺不可能不清楚,只是他手下也缺乏军事人才,这才把主意打到蒋百里这位儒将身上。
被上述这些话语一通引诱,蒋百里脸上可谓是愁云惨淡万里凝:“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军用航空方面被他人一步步超过吗,我实在是不甘心呐!”
目的达成,程诺换了一副表情:“我有一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嗐呦喂,我的好致远,这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就赶紧说呗。”被吊着胃口的蒋百里急不可耐道。
“公家不行,为什么我们不先发展民用航空?”程诺迅速组织语言,将他的理论讲出来:“寓军于民,军民一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民用航空对于军用航空有着巨大的潜在和实际价值。
通过适当的改造,民用航空可以迅速转化为军用,可以为军用航空节省许多经费。
组织一支在需要时能够立即改造为强大的军用航空的强大的民用航空,而使前者在和平时期缩减为一个用于训练和指挥的后备部队!”
像后世的美国一样,国防建设始终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形成防务一科学一工业联盟的布局。
同时也符合程诺一开始就为科学院定下的产学研方针。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