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断草之议(下)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七十一章 断草之议(下) (第1/3页)

        寒风关。全\本\小\说\网

    当孤正帆说出断草时,寞子欧已经明白了孤正帆对第四次围剿所定下的一个基本核心。

    这里,先要对粮草这个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粮草,是粮与草两个概念的叠加。粮是人吃的,草是马吃的。不要小看这两个概念,它所产生的不同是巨大的。

    当年的沙库而伦家族,之所以可以只携带十二天的粮食而坚持二十一天的伏击,那是因为西蚩大帝国是草原帝国。茫茫帝国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面积都是草原,处处皆有青草。马儿永远不用担心吃不到草料。所以沙库而伦的战士可以凭借他们的坚韧与坚忍,每天吃一半粮食而撑过那漫长的伏击岁月。

    但是马儿吃不饱,是绝对不行的。

    游牧民族之所以骑兵犀利,来去如风,就在于这种马儿可随处放牧的优势上。

    相比之下,农耕民族建立起的国家,国家土地上有山地,丘陵,盆地,河川,此外有城市,道路,农田,工厂作坊,这些地方几乎都是不长草的。

    农耕民族先天的环境就不具备随处放牧的条件,因此他们的骑兵要想往返千里,为了保证马儿不饿肚子,就必须自带草料。

    所谓的十五天粮草上限,就是粮加草,而马儿的食量其实是相当大的。

    所以当初李飞将军创下的那个十五天标准教科书式的突袭记录,不仅仅是战士们正好在最后一天吃下最后一口粮食,同时战马也是一样。而碧空晴的奔袭,却是在只携带干粮,不携带草料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那场突袭是在丰饶草原上展开的,可以自由放牧。所以他就算打赢那场突袭战,也不够资格与李飞相提并论。

    而惊虹帝国,同样是一个草料不丰的国家。所有的骑兵在没有后勤辎重支援的情况下,都必须自带草料。

    带的越多,马儿负重越大,度和耐久力影响就越大。

    孤正帆的断草提议就在于此。

    如今铁血镇之所以可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他们一兵双骑,来去如风。一匹马累了就换另一匹,比惊虹骑兵在度上拥有许多优势。但是我们回到那句老话上来说,它的长处就是它的短处。

    这份度优势是建立在双马之上的,因此铁血镇对草料的要求远高于粮食。

    有人的地方就有粮食,铁血镇得到粮食并不太难,但是草料就不是处处都有的了。而且农耕民族的战马,在长期训练中已经习惯了食用自带草料,其自行寻找草料食用的能力大大下降,不适宜放牧。

    没有足够的草料,马儿不可能跑得动。一旦粮食再出现不济,唯一的办法就是杀马。

    没有了马的铁血镇,就象是跛了足的耗子,耗子之所以能和人对抗,依仗的是体积小,度快,动作灵敏。失去战马,除了体积小外再无优势可言。人可一脚将其踏死。

    铁风旗之所以明知道叠翠岭是个诱饵,也要去劫夺粮草队,其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自己填饱肚子,而是为战马寻找草料。

    苏南宇和他的三万骑兵覆灭之后,惊虹人没法再抽调更多的骑兵参与追击,如此一来,惊虹人就只能在草料上动脑子。

    孤正帆的这个想法,可以说再一次命中铁血镇的要害,可以说,孤正帆是在寞子欧提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资源紧缩政策。但是草料与粮食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断铁血镇取草途径,比断粮的难度更大,付出的代价也更多。一旦孤正帆实行全国范围内的草料切断制度,这就意味着,惊虹人将派出大量的人员采用运草,守草和焚草的行为。运草,是将自行调配好的战马专用草料运走,守草,则是在国内有限的草原面积派驻重兵防守,焚草,则是对无法带走和不利驻守的分散型草坡地带进行大面积焚烧,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留一草一木给敌人。

    这是焦土战略地一种极至表现,是弱势国家面对强大敌人入侵时采用的一种退守型策略。古语所谓的不留一草一木,某种程度上就包含断草之意。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断草的话,还不能算是全面性退守,只能说在部分方面采取了极端做法。

    面断草的战略性实施,其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铁血镇将因此失去草料来源,就连惊虹本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老百姓也会因此大受影响。只有一些大畜牧主,可以通过聘请军队保护等方式保护自己的草场,但是对分散性草地和普通百姓来说,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奢侈的,也因此,他们将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