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走向成熟的中国文明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69章 走向成熟的中国文明 (第2/3页)

艰难和痛苦?!但是曹操做到了,曹操到死也只是汉朝的丞相——汉民族的脊梁,伟大的曹丞相!曹操不愧是中国文武全才的永恒楷模!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在中原汉朝的基础上建立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对峙。平凡的人只知道做皇帝的风光和奢华,但不知道做皇帝就是坐在砧板和火坑上,魏国(220年至265年)只经营了35年,就被魏国朝廷重臣、军事主官司马炎推翻,并将了司马家族把持的晋国。司马家族来源于司马懿,司马懿是曹操的主要谋士和将军,因此,司马家族成为魏国的嫡系重臣。

    为了尽快结束国家分裂局面,晋国与西北地区的羌族、氐族等势力,以及北方边境的鲜卑各部结成军事同盟,展开对蜀国和吴国的全面战争。使得羌族、氐族、鲜卑族等外族大量涌入中原及中国各地,为中国下一步的国家大分裂埋下伏笔。

    公元280年晋国消灭吴国后,晋国获得中国统一战争的全面胜利,从此晋朝开始统治天下。

    从汉朝到晋朝,朝廷的统治体系一直建立的门阀士族制度的基础上,门阀士族制度是一套根据家族对国家功勋、业绩和成就等,给予家族成员及后裔受教育、担任朝廷及地方官员的资格和权力。那个时代,有阀阅即功勋、功绩、为官经历的家族成员及后裔,才能进入官学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及技能,学习治国安邦的知识和道理,学成即为士,只有士才能担任朝廷的各级文武百官。这种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是一种改良后职权世袭制,这种制度最终导致国家权力被少数势力强大门阀士族垄断和操控,最终皇帝被架空和废除。

    晋朝刚刚开张不久,开国皇帝司马炎死后,门阀士族制度的危害性,一场门阀士族与司马封王共同参与的,自相残杀的宫廷争斗大戏马上爆发了!

    由于司马炎选了一个智商很低儿子司马衷做太子,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登基为晋惠帝,由于晋惠帝不能处理朝政,导致后宫掌权,同时朝廷门阀重臣联合地方司马系封王控制朝廷,要罢免惠帝,扶持新皇帝上台。从此晋朝进入长达16年(公元291年至306年)的宫廷内斗及国家战乱即“八王之乱”。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三国征战频繁,因此导致中原人口剧减,为了填补中原人口的空虚,魏晋朝廷不断从西北及北方塞外“招抚五胡”,将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人口迁入中原各地。在百年间,内迁的五胡约数百万人,其中,匈奴70万,羌人80万,氐人100万,鲜卑250万。根据晋朝的户籍统计档案,西晋进入“八王之乱”后,北方总人口1500万,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汉人占北方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八王之乱”时五胡才是中国北方真正的民族主体。

    北方边境地区胡民化的情况更为严重,在 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的情况是“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

    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由于内战不断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弱,晋朝失去对中原地区及周边地区胡人势力的控制。于是胡人势力纷纷建立割据政权,脱离晋朝的统治,最终导致西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东晋十六国”。

    304年农历十月,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同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前赵开国皇帝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晋愍帝主动投降。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因司马睿不愿称帝,于是称为晋王。

    318年司马睿在谋臣和军阀的劝说下,离开山东等中原地区,撤退到江南地区建国,并于建康(南京)登基,为晋元帝。

    从此,历时51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此时,在东晋之外的中国之地上国家林立,势力较强的就有十六国即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

    从304年 至 439年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历漫长的135年,在此期间,坚守江淮地区及长江以南地区的东晋一直受到北方胡人政权的严重威胁,最严重的一次威胁是前秦(351年~394年)时期的淝水之战(383年),如果东晋在这次战争中失败,中国历史将另外一个走向。

    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350年10月,苻健占据关中,次年登基,设置百官,定都长安,前秦历五世共六帝(含追封共八帝),享国四十四年,从349年苻洪自立称王算起是四十六年。

    氐族是最完整保留古越族生活及生产方式、古越族文化及习俗,以及良好吸收华夏文化和汉文化的少数民族,氐族从远古就定居在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松潘高原、秦岭及大巴山地区,他们是古蜀国母氏贵族即帝族的嫡系后裔,在古蜀国灭亡后,氐族才从成都平原迁徙到上述定居地区。

    由于氐族人在人口、生产方式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由于其他胡人,因此他们建立政权后,很快统一中原等北方地区,使前秦成为北方胡人政权的最强者。前秦统一北方大部后,全面恢复统治地区生产、生活及社会治理,使中国北方出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复苏的气象。在国家强盛后,前秦皇帝苻坚,有一统天下,结束乱世的伟大志向,在制定战争方略后,统一战争爆发了。

    370年,苻坚派王猛、邓羌率军灭亡前燕,攻取关东六州。

    371年,前秦灭亡仇池,俘虏杨纂,吐谷浑归附前秦。

    373年,前秦攻占巴蜀、汉中,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

    376年,前秦灭前凉,同年灭代。平定西域诸国。

    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淝水之战”。战争开始时,秦军二十多万精锐之师与晋军八万抵抗部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隔江对峙。由于秦军听信晋军诡计,秦军撤退沿江防线,不要在晋军渡江时攻击晋军,让晋军渡江登陆后再全歼晋军。 但是,秦军刚刚撤退,晋军就在秦军中放出谣言说:秦军前锋已被晋军消灭,让大家赶快逃命!秦军在撤退中不知实情便信以为真,在混乱中秦军纷纷夺路而逃,并发生严重拥堵和踩踏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晋军迅猛渡河,将来不及逃跑的秦军一举歼灭。

    淝水之战使东晋延续了37年国运,同时导致前秦的衰败和分裂,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最后前秦分裂为后秦和后燕等几个地方割据政权。而东晋则趁着北方混乱发动北伐,收复中原地区部分失地,晋军曾经将晋国的边界线推进到黄河南部。

    前秦灭国后,氐人要么融入汉族,要么离开故土迁徙到西域和中亚地区,氐人与当地人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阿尔泰民族——突厥人,在古越语中,突tu

    du是豆子、种子的意思,厥在广东白话(保留唐宋汉语发音)中读ki,在古越语中,ki是坚硬不屈的意思,因此在古越族突厥是钢铁种族的意思,突厥人祖先阿史那曾经是铁匠,他对坚韧特别有感情,同时他是氐人后代,他对氐人的伟大首领苻坚肯定记忆犹新,苻坚就是民族坚韧力量精神代表,因此他将自己族号成为tuki即突厥,后来建立横跨亚欧非伟大帝国土耳其人也称呼自己为Tuki,这都是阿史那遗风的功劳。在古越语中,阿是尊称的前冠语,史shi

    she指黄牛,有大力士、吃苦耐劳的意思;那

    a指田地、土地,有地主和领主的意思,阿史那的意思是“尊贵的大力士领主”。

    在南北朝、隋唐时期突厥人成为中国西域及北方草原的霸主,建立唐朝的李家军就是突厥入主中原的势力之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也许就是前秦失败后迁徙到中亚氐族人的后裔,李白出生于中亚楚河边上的碎叶城,李白11岁时跟随叔父从中亚回到四川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定居,江油地处松潘高原南边,从古至今这里都是氐族人故土,如果李白一家人不是氐族后裔,他们不可能从遥远的中东回到这里定居和发展。由此可见,当时中华文化和汉文化在中亚地区多么繁荣昌盛,否则中亚地区不可能诞生李白这样精通中华文化和汉文化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巨匠。

    中国北方地区全面进入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后,东晋王朝也被魏晋门阀士族势力灭国了,随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北朝(439-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在这169年的大分裂中,由于华夏族和汉族南迁,南朝一直中华正统自居,这个阶段也养成了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南方成为华夏文化和汉文化的主要继承者。

    此时,北方胡人经过一两百年中华文化的熏陶,以及胡汉通婚,中国北方也形成具有中华文化特征,融合胡人文化及习俗的新文化形式,由于胡人大多数出身劳动阶层,不是贵族、门阀士族,因此胡人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