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耗不起的是带清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一百四十七章 耗不起的是带清 (第3/3页)

有物资生产也要全面向军队倾斜,甚至有可能要推动战时配给制度,眼下的和平生活模式也要告一段落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未来,留给兰芳和兰芳国民的,必然是荣耀和辉煌,还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经济模式的切换需要时间,民众也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过程。

    不过好就好在兰芳立国五年来,或者说从兰芳公司成立后期以来,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安稳日子,完全就是一边打一边发展的模式。

    兰芳国民也并没有正儿八经的享受过什么和平,大家都是和兰芳军队一起从战时走过来的,每一次发起战斗,总需要一个地区的人进入战时状态,过着战争时期的生活。

    他们需要给军队提供一定的运力支撑,需要将一部分生活物资让渡给军队,一些服装、食品厂所生产的东西也会优先供应给前线的军队,而国民们就要度过一段时间相对的贫乏物质生活。

    当然,肚子是能吃饱的。

    所以说对于战争和战时模式,兰芳国民们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还挺熟悉的,要说反感也谈不上。

    一来宣传力量到位,不仅仅是军人荣耀以及保家卫国的战争理念,大家伙儿也不是没有在过去的那种地狱模式里生活过。

    过去一旦发生战争,对于平民绝对是一场灾难,殖民政府和部落土著高层可不会那么在意人命,说拉你上战场就拉你上战场,搞不好还让你自备口粮,把不做人的传统贯彻到底。

    二来也不会为此发生什么生存危机。

    即使是战时状态,兰芳政府也会保证国民的口粮供应完善,不会影响到基本的生存问题。

    当然了,随着战时到来,为前线提供支撑的工厂难免需要连番加班加点的搞生产,甚至会取消假期,这一点还是让一些渴望假期的国民感到困扰。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子越过越好,福利也是越享受越无法割舍,且随着识字率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增长,人群对于战争的耐受力是不断提升的。

    兰芳宣传部门的一个重要宣传逻辑就是拿兰芳的福利生活和周边地区其他国家统治下的人们做对比,一对比,幸福感油然而生。

    本来就很多,现在更多了

    为了保护他们的优厚福利,为了保护他们这一日三餐、十个小时上班和每十天一次休息的美好生活不被打回从前,兰芳国民是拥有拼上一切的觉悟的。

    战时模式算什么?

    必要的情况下,全民皆兵上战场也不是不可能。

    一定福利水平的生活和国族精神初步浸润,已经让兰芳国民们、至少是华人国民们初步产生了国家认同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他们认同国家战争不是与他们没有关系的事情,他们认同国家战争的胜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字教育的推进,各大岛屿上被兰芳实控、进入集体农庄生活的土著国民们也逐步产生了类似的情感,对兰芳的认同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也同步出现。

    整个兰芳实控区五百多万的国民,正在大跨步朝一个标准的文明国家文明社会前进。

    而反观带清,就没有类似的情况了。

    正儿八经能被承认的国民或许只有那二百五十多万的旗人群体,只有他们才是能够享受经济利益和一定政治权利的群体,算是国民,而其他的人在清帝看来,都不是什么正经国民。

    剩下的那两亿六千多万国民,在传统封建帝王眼里,是一种混杂着奴隶、敌人、利用对象、生产资料和个人财产的复杂观念。

    真要说与国同休、为国而战、为国而死,恐怕也只有这二百五十多万旗人和那些被科举制度笼络的汉人精英才会稍稍认同,大部分国民是没有这种观念的。

    而就算在旗人和汉人精英为主体的既得利益集团内,也不是每个人都正儿八经的拥护带清的统治、愿意为带清的统治奉献自己的一切。

    因为利益分配的不均,旗人群体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大家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不满,只要不能走到顶层,在旗人群体内也是备受歧视和压迫。

    所以,真要说为了带清奉献一切,那还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这样的人一定有,但是不算太多。

    而可以确定的是,八旗汉军正白旗旗人李质颖绝对不是这种人。

    他是一个相较于国家来说更在乎自己的人。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