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很凶的!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很凶的! (第2/3页)成功占据两广和福建这三省之后,赵学宁翻阅了三省历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大概能够得知三省人口加在一起已经有了三千五百万之多,而且这个数据还不能算是准确的。
算上失去土地的流民和投效官员、豪强的佃户,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往上跑。
所以说此时此刻,兰芳共和国控制的人口数目已经达到了四千五百万以上,并且汉人人口的数量已然占据了绝对多数,兰芳共和国作为一个汉人国家的实质已经确立了。
控制暹罗之前,兰芳只掌控八十余万汉人人口,控制暹罗之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一百五十万,控制真腊、越南之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二百五十万左右。
等于兰芳民政部估算的一千万人口里,只有四分之一属于汉人人口,其他的都是各地各国土著人口,还有一定数量的欧洲人口。
而眼下,兰芳的汉人人口接近三千八百万,赵学宁此前担心的兰芳国家属性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治理上的问题。
虽然赵学宁一直都在努力推进兰芳对于人口的实际控制和治理水平,但是直到兰芳八年北伐之前,兰芳政权实控人口的数量大约也就七百万,整个共和国有三成多的人口都不在实控状态之下。
所以说兰芳政权并没有统治如此大量人口的经验,赵学宁一度比较担心兰芳能否适应的了如此大规模的国土和人口的增长。
为此,他将国内大量熟练的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往三省之地调动。
鉴于兰芳本土已经基本上建设起了比较成熟的治理机制,所以就用政法大学里正在培养的新人作为接替者,把老人调遣到三省之地来接受复杂的局面,再配上从清帝国基层读书人和基层吏员当中选拔出来的“干吏”团体,对三省之地进行有效的初步掌控。
这是赵学宁的整个计划。
具体到地方,那就是兰芳主官、武装人员搭配选拔之后的本地吏员、读书人,以此形成一个能够勉强管控地方、代表兰芳的草台班子,先把政权架构起来,宣誓兰芳的存在。
至于这些草台班子有没有实际的效果,赵学宁现在也不好说。
但是根据之前带清官府离线制的管理模式,赵学宁认为,兰芳的草台班子再怎么不行,也比带清的离线制官府要好。
至少兰芳是真的要做事情的,是要重新编制民户、编组基层政权的。
为了今后向工业化社会迈进,赵学宁必须要在现在就进行农业集体化改革,将传统的小农社会进行拆分重组,把代表传统宗法制度的宗族社会瓦解掉。
只有这样,在未来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时候,才能有足够的农业劳动力能够转行进工业生产领域。
在工业社会里,传统小农生产模式会占用太多的劳动力从事低效的农业工作,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这个目标对于土地稀少、常年械斗的两广、福建来说,难度应该是不大的,当地人虽然向往安稳和平的小农社会,但是现实状况使得他们也是最具有变通精神的一群人。
正如同集体农业在兰芳本土的发展使得兰芳的工业进程和全面军事化有了很大的底气,也推动了兰芳的农业技术革新。
有了这个经验,赵学宁认为在两广和福建推动这个治理方案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军事胜利的同时,行政和经济上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推进之中,另外,很多从兰芳本土运输而来的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输入两广和福建,装备给了正在展开集训的民团和绿营兵。
赵学宁对兰芳士兵有一定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年龄上的要求,主打一个年轻、健康,对于绿营兵中过于年幼和年迈的士兵,他决定发给遣散费,清退回家。
留下青壮为主的士兵们编组成正规军的编制,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集训和思想教育,将他们初步改造为兰芳式的军队,并投入战争。
这是赵学宁这一阶段的重要计划。
为此,兰芳政府需要支出海量的军费用以购置各项物资、调配生产,也就是兰芳多年积累的财富数量很大,否则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全面推进。
不过也就是此时此刻,就有一些嗅觉敏感的人们发现了机遇,主动向赵学宁提供了帮助。
比如清朝首富、同文行老板潘启,他作为十三行商人群体里第一个割掉辫子全面投效兰芳的人,得知兰芳大规模的军事、行政计划之后,主动捐资三百万两白银给到兰芳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意志。
赵学宁还真是有点惊讶了。
据说潘启此前为了换取紫禁城的好感,最多一次捐助了三十万两白银助军,而轮到自己这边,他直接出了十倍、三百万两白银帮助兰芳政府办事。
这可是一笔巨款,就算是面对十万大军的整备计划,也能做到人均三十两白银的额度,这个额度够一个青壮年的士兵吃好几年的粮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