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服就干【求订阅】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服就干【求订阅】 (第1/3页)

    诸葛亮和庞统是来汇报自己负责的那摊子事,恰巧赶上高层开会。

    曹操让两人一起参与。

    众人入座。

    庞统悄悄打量满屋子的曹魏大佬,看荀攸最合眼缘。

    俩人都是其貌不扬,但内藏锦绣的类型。

    “两件事。”

    “第一件,朕打算大力推动造船业,乃至海事方面,要有资源,人力上的支持。”

    “前段时间吩咐下去,大量增加造船相关学徒,匠作的培养,事情进展到哪了?”

    曹操先开口,起了个话题。

    卧龙凤雏没想到的是大魏高层的小朝会,参与的人,意见并不统一。

    并不是曹操说,其他人遵命实施的风格。

    大魏开国只六个月,除了军事方面,因为此前多年,一直在举全国之力来支持军备,所以确立了领先优势。

    其他方面,民生,农事,都远算不上丰足。

    资源,财力也相对有限。

    要往海事方面倾斜资源,别的方面就要对应削减。

    而荀彧等人,从跟随曹操开始,曹操就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廉听众意,是上位者必须保持,且要长期保持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再厉害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不听人言必有失策,逐渐成为昏聩独裁的掌权者。

    荀彧,荀攸等人,即便面对曹操,也敢于争辩,表达自己的意思。

    大家各管一摊,都想把自己负责的事先弄好。

    对于曹操要增加造船业,开海的投入,观点不一。

    要知道汉时还没有人,充分认识到开海疆的重要性。

    海路商贸的开发,包括外出,登陆作战,乃至更长远的一些考虑,都需要早做准备,用船队来完成。

    适当倾斜资源,培养造船人才,先发展一天,就早占一天便宜。

    这个时代的大海,是完全开放的,根本没有竞争。

    单是渔业的扩张,就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对民生形成强有力的补充。

    汉时的船运,消耗其实很小。

    大船造出来以后,主要消耗的就是时间和人工成本,一本万利。

    曹操还考虑过,如果逐渐有了远航能力,能不能去把土豆和玉米,从大洋彼端弄回来。

    两者的产量,种植条件的便利性,能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解决饥饿问题。

    但茫茫大海,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不是现阶段能完成的任务。

    大魏号凭借仙台印的加持,或许能完成跨越大洋的远航。

    然而其间变数太多,时间漫长。

    曹操不敢随意用仙台印,去推动一艘船远洋。所以还停留在构思阶段。

    不过,即便不远渡重洋,单是比邻这些国家,海运就能发挥巨大作用。

    神州本身,亦是两面环海,增加海事建设,也是为了配合后续的大运河,水运能解决大问题。

    曹操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对倭国,对三韩地区的控制,资源,苦役的运输等等。

    倭国地方不大,资源还是有一些的。

    后续的俘虏,会留在其原地劳作。

    所得木材,矿产,煤炭,则可以大批量运回来,给大魏输血。

    自己国家的资源,省下来不动,留给后世。

    这些都需要加大海事投入,才能完成。

    “再说第二件事。”

    曹操:“关于东西往来的商事,西域往西的贵霜。昨日派使节,给西域那边送去消息。

    汉升昨晚报给我,贵霜准备加收我们往来贸易的税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