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入赘(三合一章)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5 入赘(三合一章) (第1/3页)

    隔天一早,谢星珩起床收拾。

    他们家行李少,家里值钱的都在他身上。

    书卖了,秀才的襕衫保存好,其他衣物鞋袜都破破烂烂。幸好现在天热,晚上洗了,第二天还能穿,不然没法出去见人。

    来喜一早赶着了驴车来接。

    驴车是他从镖局拉来的,后边能坐人。

    谢根断了腿,必须坐车。

    他因伤势发热,进行过处理以后,已经退烧,人从强健变得干瘪,气色蜡黄。

    他抱着小豆子坐,给夫郎腾地方,陈冬说什么都不上车。

    大街上走着,他要是上车,就是跟自家汉子坐一起,他脸皮薄。

    进城的时候是两辆驴车,跟现在可不一样。

    陈冬养了两天,也恢复了几分力气,说车上挤,“我也想走走。”

    两头离得不远,谢星珩及时帮腔,中断了拉扯。

    清早的丰州很有生活气息,早市已开,叫卖声连片,带着特有的口音与节奏,虽嘈杂多样,却令人心安。

    谢星珩一路走,视线东瞄西瞧,领略真实的古镇风光。

    路上买了菜肉包子、卷饼,到了地方先吃早饭。

    来喜吃过,谢星珩不推辞,拿了两只肉包子,交待大嫂陈冬先看顾着孩子,“不急着收拾,别让他跑远了。”

    万一丢了。

    陈冬原想先打扫一下,闻言不动了,老实道:“好。”

    谢根可以看孩子,可他不会跑。

    现在城里乱糟糟的,多注意点没错。

    谢星珩走在路上,边吃边跟来喜说需要添置的东西。

    “这两天咱俩也混熟了,我实话说,我身上银子没多少,你们铺子里若有清仓陈货、有瑕疵的次品,可以给我看看。尤其是染坏了的布,我们一家都没衣裳换。”

    大嫂会做简单款式的衣服,他再一人添一套成衣替换,以免下雨天衣裳干不了。

    鞋子得先买两双,做鞋费劲费时,等不了。

    锅买好的,碗碟先按照数量来,买次品。

    另外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零零碎碎的,每样花销不大,加起来数目可观。

    谢星珩的脸皮也是灵活的。

    看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脸。

    都要活不下去了,脸自然是能扔掉的。

    所以他问来喜:“你们府上采购多的话,是不是会便宜很多?”

    来喜:“……”

    怎么砍价还砍到了我们府上。

    谢星珩咬一口包子,笑道:“有常合作的铺子吗?看在你的面子上,能给我优惠吗?”

    他又不傻,怎么会跑去江府买这些零碎玩意儿。

    他好意思买,江家都没脸卖。三两下把他当穷亲戚打发走,以后就不用再见了。

    来喜放松下来。

    “有啊,等会儿带你去。”

    在杂货铺子,可以把谢星珩要的日常用品配置齐活。

    进了店,来喜才跟他说:“你尽管挑,我们老爷说了,他跟你投缘,这算他给你的见面礼,交个朋友。”

    昨晚上江承海发完脾气,说着不要谢星珩了,今早吃完饭,又反悔,让来喜照计划,继续观察他几天。

    老江自我安慰,要是姓谢的别有所图,那正好,落他手里帮他家小鱼挡灾。

    要是没有歪心思,也正好。人品端正,符合他预期。

    早上江知与还为这事儿闹了别扭。

    谢星珩一无所知,还当江承海是投资他,欣然接受。

    挑选时略微放开了些。耐久度高的日用品,他提升了一个档次。

    压仓的陈货、有瑕疵的布料,以及比正常规格短一截的凉席,他都照计划买了。

    来喜劝了几句,谢星珩不听。

    任何馈赠都有价格,他又不是真的古代书生,很有自知之明,他可考不上举人,这辈子都得靠原身拿下的功名吃饭了。

    可以欠债,但得节制。

    杂货铺走一遭,他们先送回去。路上买了旧桌椅、旧板凳。

    和谢星珩想象中不同,他以为二手的物品会便宜很多,实际上,在资源匮乏的时候,物品本身的价值会因保存得当,稳稳保价。

    他看价格确实少一些,也省工时,挑了刺,压了零头,让人送货上门。

    物件到位,可以收拾了。

    谢星珩依然让陈冬先等着。

    怀孕的人本身就脆弱,陈冬瘦唧唧的,一路逃荒过来,胎气才养两天,操劳不得。

    好不容易在丰州落脚,苦难都熬过来了,孩子要是出了意外,那可真是无妄之灾。

    “我们也没别的事干,这些都不着急,早上退房是想省两个房钱,等我回来再慢慢收拾。”

    他大哥也不甘心干坐着,谢星珩给他们一捆芦苇,“我没买扫帚,你们实在闲不住的话,就做扫帚吧。”

    农家人,多少都有些手艺在。

    竹编、编凉席、做扫帚,有的还会做蓑衣。

    谢星珩特地挑的可以坐着干的活,让他大哥忙活,陈冬打下手就行。

    从前家里都是谢星珩说了算,原身作孽,总是强势瞧不起人,万事不说理由,一声吩咐,哥嫂就得做。

    现在也是听谢星珩安排,他们夫夫俩却感觉很不同。

    两人没读过书,这次逃难是第一次出枫江县,见识少,词汇量也少,想不出词来形容,就感觉谢星珩变好了。

    谢根说:“应该是这次遭灾,他长大了。”

    谢星珩今年十九岁。

    他安排好,再次跟来喜出门,进行二轮采办,不知道家里人的感慨。

    来喜跟着他来去匆匆。谢星珩不是单纯采购,一并做了市场调研。

    他给江家的谢礼建立在这份调研之上,所以看见什么铺面都要问一问。

    来喜也感觉今天的谢星珩不一样了,头两天虽说平易近人,却客气有礼,一直拘着。

    今天跟释放了本性似的,更有干劲,性子更加鲜活。

    “本地主要种什么啊?现在五月了,快要收割小麦了吧?收完以后通常种植什么?黄豆?玉米?”

    买完米再买面,买面的时候,谢星珩问了面粉的“祖宗”小麦。

    来喜没种过地,江府有田产,依着往年农庄的产出,他说:“快了,一般六月收。黄豆玉米都种的,丰州别号小江南,粮产丰富,主要是种小麦、玉米、大豆。”

    只是丰州的地界,被云台山占了一半,分割开了丰州与枫江,只算小县城。

    两县紧挨着,枫江被山阻隔,流不到丰州。

    枫江别号“水乡”,渔民众多,谢星珩家就是渔耕之家。

    两县生态不同,一边重农,一边重渔。

    环境都极好,土壤与水源肥沃,大有可为。

    现在在丰州,就考虑农商。

    返程买菜,谢星珩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不怕多劳烦来喜,让他带着去菜场转了一圈儿。

    现在没有固定的菜场,早市开了,各自登记占地方,背篓箩筐堆着叫卖,卖完走人,到下午就换了一波人卖小食小物件。

    肉摊是固定的,屠户阔气,门脸很大。

    “这是本县最大的肉摊,李屠户收了八个徒弟,县内酒楼的猪肉都是他家供应的。”

    来喜介绍着,麻木找人要优惠,让谢星珩买到了便宜肉,又多送了两根剃得干净的肋骨。

    谢星珩还买了猪蹄,四只。

    他家就四个人,来喜以为这是一人一根,把谢星珩的“大方”记下了。

    回家是申时初,谢星珩让来喜歇会儿,“我还有事请你帮忙,你等我做个饭。”

    来喜:“……你做饭啊?”

    他知道江老爷要做什么,一想到谢星珩可能是未来的江府哥婿,他就坐立不安。

    好歹是被重用的小厮,心里慌着,又很快想到一个可以帮家主试探的主意。

    来喜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看向陈冬。

    陈冬是夫郎,在家里,一般都是媳妇或夫郎忙碌,没谁家是男人围着灶台转的。

    谢星珩摇头:“我大嫂身子不舒服。”

    而他挺喜欢做饭的,这是他忙碌生活中,唯一专属于自己的时刻,可以依着口味来,也能任性做黑暗料理,解压得很。

    来喜竖起耳朵,谢星珩没有下文了。

    他还想等谢星珩多说几句漂亮话,拿回去好交差,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哎。

    他跟进灶屋,以帮忙的名义继续盯梢。

    谢星珩处理食材的手法优雅又迅捷,菜刀起落间,切片切丝跟随心意。

    备菜腌肉井井有条,还根据食材烹熟的时间不同,决定下锅时间。

    人在菜板和灶台之间打转,半点不见慌乱。

    今日庆乔迁之喜,他弄了四菜一汤。

    四个菜都沾荤腥,青菜是用肥肉煎油炒的,肉片煎得焦香,他先夹了两片给小豆子解馋,孩子抱着他腿奶声奶气叫二叔。

    没空锅煮饭,主食是外面买的馒头。

    汤是排骨汤,用炉子点火炖的。往里面加了土豆块和肉块,勉强算个土豆排骨汤。

    再是青菜,水煮肉片,蒜蓉鱼片,外加大份肉沫蒸蛋。

    没有酒,这就是今天的乔迁宴了。

    来喜是唯一的宾客,跟他们一块儿坐刚摆好擦干净的桌边庆祝。

    谢根夫夫被这桌好菜吓到,没想到谢星珩这么阔气。

    他们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席面,都没眼前的饭菜实在。

    谢星珩倒没想太多。

    他终于得以喘息,有了落脚的窝,未来的日子有了盼头,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庆祝的事。

    生活嘛,总该有点仪式感。

    恰好今天江老爷“免单”,就当是江老爷请他吃饭了。

    他外向健谈,再跟来喜打听了一般农庄能收多少佃户,佃户们人均兼顾几亩地,家属又怎样安排的。

    来喜当他要给自家哥哥找活干,如实说当佃户不好。

    “谢大哥腿伤还得养,等他养好,以你的本事,定是小有本钱了,到时你买几亩良田更合适。”

    不过谢星珩要问,来喜很乐意分享——为这顿好饭。

    谢公子的厨艺可真好。

    “一般佃户都是散碎纳入,也有买庄子时就有的佃户。像江家,那是祖田、祭田,有族亲种,再招附近村民做帮工。”

    外地逃难来的,有部分也会租田种,成为佃户,混口饭吃。

    佃户以户为单位,每户耕地看主家心意,以及农田亩数分配。

    最差有十五亩起步,再少,佃户们也不干了,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农庄容量可大可小,毕竟亩数在那里摆着,全看主家愿意接收多少人。

    谢星珩心里有了数。

    吃完饭,天色不早,来喜要告辞回府,谢星珩让他等等。

    “帮我个忙。”

    来喜:?

    原来你真的有事,不是客套留我吃饭。

    谢星珩炖了蹄花,他全捞出来,一并盛到阔口汤盆里。

    这是他今天选的最贵的一只餐具,两侧有小耳朵,还带盖子。

    他又调好蘸料,放大瓷盅里装着。

    家里没有食盒,他拿网兜装好,回屋拿上他昨晚在客栈借了纸笔写好的拜贴,交给来喜。

    在谢星珩接收的记忆里,即使是大户人家互相派人上门传话,都要带点吃的。

    或是茶点,或是糕点,还有规格高一些的果子以及野味海鲜。

    江家富贵,他买礼讨不了好。看江老爷对他熬的粥满意,就自己炖了蹄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