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编练水兵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五百一十六章 编练水兵 (第1/3页)第五百一十六章 编练水兵
不管是身为后来人还是此时大明的皇帝,朱厚照都对大明文官眼中的“郑和下西洋”的态度一清二楚,反对,极力的反对,甚至不惜与君王闹翻也要反对,甚至每一次在下西洋成为朝堂的一个热点的时候它都会变成群臣和君王斗争的一个导火索。
当年的成祖皇帝能力何其强,威严何其盛,但是即便是成祖再世的时候下西洋也从顶峰走向了落幕,更别说之后的几个皇帝没有一个在这上面战胜过群臣的了,如果朱厚照敢在这个时候对朝臣大肆宣布我要派遣舰队下西洋,朱厚照现在就可以想象到在下一刻就会出现的那种百官抗议的景象了。
朱厚照想要派遣舰队下西洋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身为一个后来人他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最后一个保持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方法了,甚至于不止是下西洋,环球的航行也在朱厚照的脑海之中出现过。不过考虑到进行环球航行所耗费的银两太多以及难度太大了,所以最后朱厚照还是决定一步一步的来,先下一次西洋找回大明丢失了百年的航海经验再说。
朝中的大臣们对于大明大规模航海活动的抵触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一个最根本的商业原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虽然这种大规模的航海宣扬了大明的国威,但是身为大明实际治理者的他们更加关心的还是每一次耗费的那数百万银两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想要说服大臣们同意下西洋的航海活动甚至于让他们转变态度支持,只要做到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向他们证明每一次航海所付出的数百万两银子最后得到的是上千万两乃至无尽的土地的回报。
这些大臣们一个一个的都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们更是一个懂得讨价还价的商人,印度,也就是在佛家之中的极乐世界天竺就是朱厚照的一个诱饵,一个让那些大臣们支持自己的下西洋的诱饵。
天竺在那里刘大夏也是知道的,并且在明朝时期天竺的另一个名字印度也已经开始流行了。而且这个时候的天竺并不真的像佛家典籍之中描述的那样神秘,中原对于天竺的了解也是非常多的。
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 《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 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从汉朝开始中原有关身毒的记载就没有中断过,而从唐初开始统称其为天竺,再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将其取名为印度。
在中原对印度也就是天竺相当了解的人不在少数,刘大夏便是其中的一位,身为兵部尚书的刘大夏对大明周边的情况可以说是朝中最清楚的几人之一了,对于印度那块土地倒地有多大刘大夏不知道,朝中估计除了朱厚照之外也没人知道了,但是刘大夏知道印度那里的繁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