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 (第2/3页)

华的管制是比较严格的,当时的对华禁运技术物资,比对苏禁运还多出500多项——对苏是900多项,对华是1400多项。

    (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一个北约对华约的技术封锁组织)

    之所以当初要这么定,就是因为美国人脑子很清醒:中国的技术比苏联还落后不少。

    因此前面900项技术,是“对苏对华都该禁运,因为它们都搞不出来”的。

    而后500项技术,就是“苏联人能搞出来,我们禁了也没意义,反而少赚钱;但中国人还搞不出来,所以我们只禁对华不禁对苏”的。

    现在,因为美国对华关系改善,巴统已经不再专门做后续那500项“只禁华不禁苏”的差额部分名单维护工作了,但也一时没正式取消。

    对华“绿区技术”的禁运,要到82年才会正式撤销;再到85年则彻底将“是否禁运的审批权”下放到各个成员国,而不是由美国统管。

    国内方面,各个工业部的外事局,也是第一批感受到风向转变的。所以各个外事局的主要工作,除了创汇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检索有哪些曾经对我们禁运、但现在可以灰色状态解禁的东西。

    一旦统计出来,那就想办法搞回来,填补国内科研空白。

    只可惜,因为外事工作管理还政出数门比较忙乱,刚刚打开国门第一年,大家都没有统筹经验,所以具体工作方式还停留在“部署国企有技术攻关难题解决不了、主动上报到外事局,然后外事局开始暗访海外引进可能”这样的工作流程上。

    这就相当于后世那些高科技公司,市场部有什么需求,却无法快速传达到研发部。研发部有什么难题需要外协资源,供应链管理部又不主动了解、兜底沟通。

    顾骜在一机部的外事局实习,也有半年多了。他的日常工作中,也处理过一两桩这种需求,至于看包处长和别的领导、前辈处理,就更多了。

    以他后世在阿狸观察到的那种“快速响应市场与外协需求”工作模式,顾骜知道外事局目前这样一事一办效率肯定是很低下的。但他人微言轻,不可能有资格提出什么“制度建设”上的谏言。

    这种务虚的事儿,只有大领导才有资格做。

    但今天的谈话,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契机:或许可以自己先做个样板案例出来,摸出一块石头,然后让领导发现,由领导总结定性,形成方法,再向全部门甚至兄弟单位的外事局推广……

    所以说,斯坦迪康本身并不是关键,反舰导弹制导用的精密陀螺仪也不是。

    甚至“加速鹰击-5反舰导弹的研发进程”,都不算最大的功劳。

    关键是总结出一套“快速补足我们与苏联可抄袭技术差距”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这里面的功劳就大了,又是一个样板典型。

    “听说好莱坞最贵的斯坦迪康也就十几万美元……可要是我运作一下,利用港资电影版权代理公司的壳子,再借一层皮来,装成邵一夫老先生的代理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