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徐庶求学(恳请月票)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一九一章 徐庶求学(恳请月票) (第1/3页)

    第一九一章 徐庶求学

    董俷此行,不似早先往冀州时的任务艰巨,.

    马铠,盔甲包都挂在另一匹战马上。此前马嵩等人护送典韦家眷往雒阳,带来了一批战马。这也让董俷麾下的马匹一下子多了不少,三百巨魔士,也全都是一人双骑。

    董俷只着一袭黑衫,内罩软甲。

    象龙奔跑起来也格外轻快。没有了盔甲和兵器的负重,象龙的速度很快,一路处于领跑的状态,看上去极为欢悦。如果计算一下年龄的话,象龙已经过了十五岁。

    正是在最巅峰的状态中!

    但董俷知道,再过几年的话,象龙的状态就要出现下滑的趋势。

    盛极必衰,不仅仅是人,马匹同样如此。

    所以董俷也极为珍惜和象龙在一起的时光。等有一天,象龙跑不动了,就把它送去张掖。它本就来自于西域,落叶归根,自然应该终老西域。而现在,就让它快活的跑吧……

    离开雒阳之后,一行人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路。

    差不多在第三天,在过了荥阳之后,董俷等人就追上了先期出发的成蠡和石韬。

    两军汇合在一起,稍事休整后,再次赶路。

    原本石韬还有些不放心。毕竟成蠡不是董俷,到了颖阴能否压住当地的官府并不一定。而董俷的出现,让他多日来那悬在嗓子眼儿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里。

    毕竟,他并不希望看到成蠡和当地官府进行正面的冲突。

    就这样,董俷一行人日夜兼程的向颖阴进发。在这一路上,董俷意外的发现石韬甚是精通于政事,特别是对于律法和吏治两方面的见解,也颇有他独到的地方。别看石韬的嘴巴碎,但说起话来却是条理清楚,什么话到了他口中,没理也有了道理。

    董俷忍不住询问:“广元如此才干,为何不为朝廷效力?”

    石韬苦笑:“不是我不愿意为朝廷效力,而是没有门路。我本和元直一样,都是出身于寒家,又不愿意投效望族,故而无人引荐。而且我觉得,我的才能还不足以担当大任。原本打算出门游历,寻找名师学习,可不成想,元直却出了这档子事。”

    “那广元以后打算如何?”

    石韬想了想,“我与元直情同手足,若元直没事的话,我就出门寻找名师学习;但如果元直……我当奉养婶婶终老,如果那时候还有可能的话,我就再去游历。”

    这一番话出口,让董俷等人对石韬不由得刮目相看。

    庞德忍不住说道:“广元实在是高洁之士,胜过那许多徒有虚名的士子,德佩服。”

    董俷也颇有感慨。

    石韬无甚名声,却能有此情意,当真是可以羞煞天下无数名士。

    在雒阳也呆了多年,对于士人的看法,从一开始的畏惧,敬佩,到后来的轻视。

    这也并非是没有原因。

    在董俷进雒阳的第二年,也就是中平三年的时候,曾发生了一件事,为雒阳人所流传。当然,那件事情和董俷并没有关系,当时他也只是在边上看看热闹而已。

    事情的一方,牵扯到了袁家。

    袁隗膝下有一女,名叫袁异,中平三年时,方双十好年华。当时有雒阳名士黄允,才学渊博,颇有名声。袁隗对此人也颇为满意,想要把女儿嫁给这位名流士子。

    但有一个问题,这黄允已经成亲,而且还是豫州陈留的望族之后。

    妻子复姓夏侯……貌似和曹操有点亲戚关系。曹操曾说过,那夏侯氏论辈分,是她的侄女。

    很有才能,并且极为贤淑,人长得也漂亮。

    自嫁给黄允之后,一直是恪守妇道,谨尊女诫所言,许多人提起她,都会称赞连连。

    不想那黄允在得知了袁隗的意图后,立刻要休了夏侯氏。在他看来,攀附上袁家,其前程远大于那夏侯氏的支持。任凭夏侯氏如何哭劝,这黄允就是一门心思的要这么做。

    董俷当时听闻了这件事情,恨不能过去揪下那黄允的脑袋。

    也幸亏当时曹操在,拦住了董俷。冷笑道:“西平莫要担心,我那侄女有的是手段。”

    果不其然,数日后传来消息,夏侯氏居然同意了黄允的意思。

    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黄允召集亲朋,当面说明。黄允也没想太多,就请了不少人前来。酒宴中,夏侯氏突然发难,把黄允要休她的理由讲述了一遍,还诉说了许多黄允的糗事。最严重的一点,就是那黄允在娶了她后,曾抄袭了她的文章。

    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董俷和曹操也都在,忍不住大声叫好。

    夏侯氏还举出了证据,令黄允恼羞成怒,当场拔剑。曹操过去一脚踹翻了这黄允,又被董俷按在了地上一顿暴打。而后夏侯氏表明和黄允再无关联,事后离开雒阳时,董俷和曹操还去相送。有时候想想,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那黄允怎就脑袋进了水吗?

    黄允在雒阳的名声彻底臭了,此后不知所踪。

    而经过这件事以后,董俷对于名士的嘴脸,颇不屑一顾。

    如今又听了石韬一番话,忍不住说:“人人都说礼义廉耻,更有无数虚有其表的人嘴里挂着礼义廉耻。可如果和广元相比,这些人……实在是令人发指。广元,实不瞒你,我原本对士人颇有偏见,但今日听广元的一席话,我才知道,这世上,真有名士。”

    石韬不禁连连的客套。

    一路上,和董俷又聊了很多话题。

    在大多数时候,董俷也只能做倾听状,只是偶尔说两句,却大都是点在了石韬的心坎。

    一个并不成熟的念头在董俷脑海中形成。

    已经进入了颍川郡,董俷终于忍不住说:“广元,我有一法,说不得能令天下寒士尽入朝中。”

    石韬忍不住来了兴趣,“敢请教,是何方法?”

    “科举!”

    董俷对于科举制度说实话并非是非常熟悉。上辈子大半光阴是在山林中渡过,而科举制度在当时,也已经被废除。董俷也是从一些书上,和老人的口中了解了大概。

    石韬疑惑的说:“但不知这科举是什么?”

    董俷当下把他所知道的科举制度讲述了一遍,不想让石韬听得却是目中异彩连连。

    “若是能行此法,则天下寒士就有了出路……”

    董俷笑道:“我也只是胡乱一说,但具体操作起来,只怕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呢。”

    “这有何妨?只需依将军之所想,完善就可!”

    石韬若有所思,轻声回答。并不是石韬,或者说古人愚笨。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叶障目。所有的事物只有在发展到了一个必须求变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生出新兴的事物。科举也一样,在历史上有隋文帝提出了概念,而后在唐代才得以完善。

    董俷不知道,这时候他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