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假装不经意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62章 假装不经意 (第2/3页)

 船在码头靠稳,顾鲲第一时间带着高健雄,登上船去。

    在船长室,他见到了这条船的技术负责人,一个有点地中海秃发的中年人。

    “你好,我叫杜国伟,是这次勘测的技术负责人。顾先生有什么需求和规划,尽管和我们提。”

    “幸会,杜先生也是交大的?是的话,那算是我学长或者老师了。”顾鲲上下打量了对方,确认对方不太像是那种混学阀跑关系的。

    杜国伟腼腆一笑:“不敢,我现在也只是在读博士生。”

    顾鲲微微有些惊讶:“你今年……”

    “32岁,我看上去显老。”杜国伟有些不好意思。

    “一直读书读到32岁?”

    这得是拖延毕业了多少年的老大难。

    “硕士毕业之后,就去院里工作过三年了,不过是助研职称。后来领导劝我再去深造一下,说读完之后就能升副研职称,我就去了,不过,成果总是不足以毕业,今年已经是读博的第四年了。”

    25岁就硕士毕业进设计院、工作到28岁读博,结果32还没毕业,看来水还挺深的。

    从聊天中,顾鲲也意识到一个问题:90年代,“职称”对于国内的体制内的科研人员,是一个极大的压制。

    当时民间投资的灵活研发机构还很少。

    你有本事没年限,或者论资排辈名额卡死在那儿,职称升不上去,就做不了更多的事情,这种例子都是比比皆是的。

    或许,后续挖人就可以从职称方面不得志的人优先下手。

    当然了,顾鲲也不是说职称完全不重要,毕竟那也是对人履历和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但他既然要挖价值洼地,要找容易劝诱到的,肯定要有所侧重。

    双方互相熟悉了一下之后,顾鲲就问到了专业问题:“杜博士,能不能教我一下船上主要勘测仪器的使用方法,顺便介绍一下你们的作业流程、勘测速度?”

    顾鲲前世也是略微会用一些海洋水文观测设备的,因为说到底这些东西的原理都是声呐反射,无非细节机理和精度上有所不同。

    但各国的设备操作性差异比较大,学一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杜国伟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还让船上的操作员给顾鲲示范。

    杜国伟本人只是负责后续测绘的,并不用亲自操作仪器。因为测量员要求比较好的听力,不是读书人该干的。

    顾鲲稍微试了一下,果然上手很快,让人啧啧称奇。

    杜国伟半是衷心称赞、半是劝阻地说:“顾先生,你是我见过学的最快的,不过这种操作层面的事情,还是我们这边的同志来就行了。

    这测久了很辛苦的,对听力要求也高。我们目前每天能够以航运级精度、精细勘测完5乘10海里海域的底部地形,这个速度绝对是可以满足你的进度需求的——兰方港扩建后涉及到的进出航道,总面积大约是50乘50海里,我们50天就能测完了,九月份之前就能把数据报到设计院。”

    顾鲲断然拒绝:“不,我付了租金,我有权选择怎么使用这条船。再说,你们也不是24小时三班倒开工,对吧,我可以让我的人,接管其中一些班次。至于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