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

    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3/3页)



    只不过,最后刮出来这一万匹马,可能质量差一些,算不上“战马”,只能说可以骑人赶路。而那两万骑马赶路的步兵也不会直接转职成骑兵,他们马背作战能力的并未经过专门训练。

    最终结果,就是三万人,三万马。

    从种族和地域构成来分,这三万人大约是一万幽州本地步兵、五千幽州汉人骑兵、五千乌桓突骑、五千青州兵、五千丹阳兵——最后的青州讨贼战中,抓到的俘虏也有一部分丹阳兵,主要是之前陶谦刚刚派来跟青州军作战时损失、被俘的。

    然后又被刘备再次俘虏回去反正,加上原有的丹阳兵、九江兵,大约可以凑出五千人的刀盾/锤盾、擅长水战的部队。

    可是,如何把这三万人三万马弄去汉中,在刘备心中又成了一个问题。

    从经济性角度来说,最划算的运兵路线当然是走黄河水运。

    可外兵是不能进雒阳的,甚至要进司隶的八关都很敏感,这点常识刘备当然知道,他也没指望坐着船在孟津渡登陆。

    幸好,李素却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怪后世董卓给李素提供了经验,提供了“如何接近雒阳而不进入雒阳”的行军路线。

    李素便直言相告:“兄且放心,我这几日已经预作打算,托了人跟蹇硕打了招呼、疏通关节,在兄担任宗正少卿这几个月里,便暂时把云长从辽东都尉职务上,平调为‘河东都尉’。

    理由嘛也是现成的,河东如今有于夫罗劫掠、白波贼作乱。到时候云长既可以暂时威慑于夫罗与白波军、为朝廷分忧。

    而且如此一来,云长可率兵沿黄河进兵。抵达畿内时,不要在南岸的孟津登岸,而是走北岸的安邑渡、陆路绕过陕峡至河东。且第一次不用带上全部兵力,可以以五千人为一波,逐次前往河东。

    以免朝廷发现兄长养的私兵规模如此之巨,也防止河东如今本就贼乱处处、无粮长久养活大军。把主力留在粮食富裕的青州,多吃两三个月青州粮,正好免予转运之劳。

    此路线好处有三:第一,规避了外兵进京的嫌疑,从头到尾不在黄河南岸登陆,不会威慑雒阳,不落人话柄。

    第二,我记得云长祖籍是河东解良,解良与安邑同郡,相隔不过一个盐湖,云长对于周边地理定然从小熟稔,利于行军带兵。

    第三,将来要继续西进时,可在河东郡沿蒲阪津寻渡船过黄河、绕潼关、直入渭水。渭水一路通长安、陈仓,走此路大军可直抵陈仓城下救援被韩遂围在城内的皇甫嵩。”

    李素一边说,还一边拿出地图来比划。

    刘备读书少,对雒阳以西的地理原本不是很了解,但听了李素的详细解读后,立刻意识到李素选的借口和地理路线都非常好。

    这里必须稍微提一句地理常识:汉朝的时候,黄河是不能全程通航的,下游的船到了雒阳附近就得登陆,南岸是孟津,北岸是安邑。因为再往西的弘农郡有“陕峡”,水流十分湍急,落差巨大,也就是后世的三门峡。

    三门峡要通航,几乎要到20世纪,修了三门峡、小浪底一系列水利工程,才能行船。否则就得陆路绕过三门峡后重新再找船。过了三门峡之后,黄河南岸又有一个重要渡口,就叫新丰渡,而北岸那个则叫蒲阪津,这两个都是长安的门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在三门峡换船、直接一路把船从雒阳开到长安的人,还要再过两百年才会出现,那就是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历史上刘裕人生巅峰那一战,就是靠在黄河北岸用大量纤夫拉纤,把东晋的楼船等重型战船,强行拉过三门峡,最后水陆并进攻克长安。堪称人类战史上跟穆罕默德二世把舰队拉进金角湾攻克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并列的两大陆运舰队壮举。

    而刘裕之前的桓温北伐之所以失败,重要因素就是打长安时没法水陆并进,最后打到灞上饮恨而归没拿下长安。包括刘裕在黄河北岸摆却月阵大破慕容骑兵,也是为了保护北岸拉纤的纤夫。

    所以说,在汉朝,是绝对不会有人想到黄河是可以直接不换船就通航到长安附近的,甚至哪怕你要拉纤也得在北岸拉,因为南岸是陡峭的崤函道群山,崤山和函谷关之所以是秦汉天险,就是因为它们一直堵到了黄河岸边,又有三门峡防止你从黄河河面上绕过函谷关——要是黄河河面能直接走的话,当年关东六国联军还用得着在函谷关前“伏尸百万、一筹莫展”么?

    把这些地理要素都理解透彻之后,刘备才能充分理解李素布局的稳妥。

    他自己在雒阳这几个月,关羽就带着刘备的兵在黄河北岸与雒阳遥遥相望,还有白波贼可以顺手打一打作为迟滞不前的借口。

    而且这也算是给老杀人犯关羽捞一次还乡团的机会了。关羽光和年间就在解良杀了人逃离故乡,这次终于又带着朝廷大军杀回来了。

    “贤弟在京,真是一日不得闲,这几天恐怕都在琢磨行军与名分借口的事儿吧,真是辛苦贤弟了,此计大妙。”

    

最新网址:m.xqishuta.net